今天研習時,我角色扮演兩歲語言遲緩的小孩,讓一起研習的語言治療師教,過程中治療師要練習講師強調的''等待孩子主動、跟隨孩子、適當的輪替......''

    但治療師很心急的,以口語及動作示範教我企鵝爬樓梯再溜下水道的玩具(遊戲)怎麼玩,讓身為小孩的我,一整個不知道怎麼不知道怎麼去玩。因為大人一直示範、一直講、一直拿企鵝,我的理解跟動作完全跟不上他,也不知道怎麼伸手去碰玩具了。突然間治療師把開關關掉,我停在那裏不知所措,結果治療師說:「玩具突然停了,你不是應該要看我嗎?」。我只好暫時恢復成大人跟她說,身為小孩的我還沒找到遊戲的規則(而且你講話跟示範的速度太快、太複雜了),而且我都沒有玩到,我沒有主動參與,所以整個狀況外,搞不清楚原來自己的遊戲被中斷(破壞)了。

    重新開始後,我觀察到一些規則後,開始把企鵝抓到第二層水道溜下去,溜了五六次之後,治療師想要跟我輪替,所以把我正在等待往上爬的企鵝抓走學我做(我內心超錯愕的,那是我要抓的企鵝耶~),然後我感到壓力好大(有人要搶我的企鵝,我要趕快抓),緊盯著要爬上來的企鵝(心想,我一定要抓到他,但治療師的手在那附近,讓我好緊張,我不想要被他搶走、破壞),雖然這次抓到了,可是治療師馬上又走另一隻企鵝了(我內心更焦慮,我的企鵝~可是我動作好慢,會不會不等一下又被抓走了,好想要爆走跟大叫,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跟治療師說不要抓我的企鵝)......

    故事還有後續,只是玩到這裡我們兩個感觸就已經很深了,最後還開玩笑說,一個是有點自閉症特質的孩子,另一個則是有點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治療師...

    其實,今天最重要的心得是,我似乎更能夠同理低口語或自閉症孩子的心情了,講師講的''等待''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,大人一定要練好這樣的功夫,否則別怪孩子為何一天到晚暴走(其實我今天很想演爆走的,超融入)

Rita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